唐人俗谚说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足见其声势之隆。这些世家大族,文化水平很高,出现过不少诗人。《元和姓纂》中就记载着许多值得发掘的史料。例如李白有《江夏赠韦南陵冰》《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》等诗,前人以为此人乃韦坚之弟,然与史实不合。郁贤皓据《元和姓纂》卷二韦氏郿城公房世系,考知此一韦冰乃韦景骏之子,韦述之弟,韦渠牟之父。权德舆《左谏议大夫韦公诗集序》曰:“初,君年十一,尝赋《铜雀台》绝句,右拾遗李白见而大骇,因授以古乐府之学,且以瑰琦轶拔为己任。”其时韦渠牟年仅十岁稍过,李白以通家子弟之故,亲加指授,遂有所成。假如不知韦冰为何人,也就不能了解李白为什么会对韦渠牟如此关切。
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的作用和《元和姓纂》有类同处。许多不见列传的人物,可从表格中略窥其家世与仕历。按《宰相世系表》六卷(实为十一卷)原为宋初的谱牒专家吕夏卿撰。他用表格的形式表示上下各代的关系,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,因此这一著作不但内容包孕宏富,而且形式上也有创新。
按照前人研究,吕夏卿撰《宰相世系表》,主要依据就是林宝的《元和姓纂》。但《元和姓纂》中残佚的部分,《世系表》中时有完整的记叙,而且其中还增加了元和之后的材料,因而自有其价值。有的诗人,其事迹仅见此表,即如作有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》的李咸,《全唐诗》名下一无说明,查《宰相世系表》二上,知他出于姑臧大房,乃李义瑛之子,宰相李义琰之从侄,官工部郎中。可知在唐诗的研究工作中,此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又《新唐书·宗室世系表》一卷(实为二卷)的作用与《宰相世系表》相同,唯包容的人数较少。
宋代还有一部有关谱牒之学的著作,即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四十卷,也是参考《元和姓纂》而编成的,里面也有关于唐人族姓世系的完整记叙。《元和姓纂》中遗佚的族姓,退而求其次,只能从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和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等书中去搜求了。原辑本《元和姓纂》卷一○独孤氏无独孤楷一支,岑仲勉《元和姓纂四校记》即据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所录辑入。
有关唐代的一些著名族姓,应该重视上述三书的记载,但在其他一些不为世人所重的书中,有时也会遇到个别有价值的资料,例如章定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卷四六叙畅氏曰:“唐户部尚书畅璀,尚书左丞畅悦。璀子常、当;当,进士擢第,为太常博士。悦子偃,并河东人。”畅璀,新、旧《唐书》有传,高适有《睢阳赠别畅大判官》一诗赠之。有人以为唐诗中之畅大或是畅当,《唐才子传》卷三《王之涣》叙旗亭画壁故事,误将畅当列入,故此说似可信。畅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《全唐诗》及一些流行极广的选集,如《唐诗别裁集》《唐宋诗举要》等均以《登鹳雀楼》诗属他所作,近人又据《梦溪笔谈》卷一五及其他典籍考知此诗实为畅诸之作,而《唐诗纪事》卷二七又云畅当、畅诸为兄弟行。《元和姓纂》卷九载“《陈留风俗传》有畅悦,河东人。状云:本望魏郡。瓘子当,悦子偃。又诗人畅诸,汝州人,许昌尉”。“瓘”字显为“璀”字之误。这种记载说明,畅当、畅诸不是同一族人,然畅当有无兄弟,则没有记载,不像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说的明晰。今知畅璀排行第一,畅当排行为二,则畅大判官云云,自然不可能是畅当,而是其父畅璀的了。即此一例,也可看出这类著述的宝贵以及加以综合利用的必要。
碑志
研究唐代人物,包括诗人在内,除了必须运用以书籍形式传世的资料外,还应注意其他一些非书籍形式的文献资料。碑碣和墓志,是其中的大宗。
《颜家庙碑》